你這做的不好

為什麼在出埃及記19,20章,以色列民聚集在西乃山前,穿插一個摩西和他的岳父一段有趣的對話,成了神與以色列民立下盟約的前奏曲?
摩西的岳父說:「你這做的不好。你和這些百姓必都疲憊,因為這事太重,你獨自一人辦理不了。(出18:17-18)
這句經文有提醒你什麼嗎?

你真的想回埃及嗎?

從出埃及的前後,百姓經歷了無比大的神蹟:十災、過紅海,還有猶在耳邊的歡呼讚歌—摩西與米利暗之歌,傳唱在民中;如今百姓在經歷與神同行的開始,懷疑起自己為什麼離開埃及,並且能擊潰法老和埃及權勢的全能神,祂是戰士,祂能摔碎仇敵,就是風和海都聽祂的!如此偉大的神,祂能看顧百姓的民生需要嗎?

新娘的家族史

而「出埃及記」被喻為古希伯來婚姻契約中描述新娘家族歷史的書卷,這可成為一個準新娘在進入婚約前的最佳先修教材,因此,如果能多一點了解希伯來婚禮或婚約的典故,對神賜下妥拉教導的目的,以及耶穌親自解說並示範,用自己的生命作贖金來追求新娘,明白祂創始成終的作為,將有很大的幫助。

量一量法老心的『硬』度

法老的心剛硬,到底是什麼樣的『硬』度?每一個結局,法老都是心硬 kabad收場!kabad 是什麼意思,就是沈重,固執,遲鈍的意思。
當然,不一定要從希伯來文才能理解,只是它幫助我們留意神對法老的警語,和法老回應的記錄,不難看出神真是察看人肺腑心腸的!祂鑒察人的心思,試煉人的意念,祂不是降災禍的神。
透過最後的三災還有羅馬書,來量測法老的『心』到底有多『硬』。

摩西的養母是外邦人

出埃及記有一個非常值得觀察的角度,就是外邦人的角色。外邦人如何在盟約中扮演重要角色,藉著以色列民族要成就神對先祖所應許的後裔,並藉著應許的後裔,興起屬神的眾子共同進入盟約,完成受造界整全的救贖。救贖的核心,在於耶穌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

外邦人褻瀆祭壇的同月同日

聖經當中唯一冬天的猶太節期,耶穌在修殿節的時候上聖殿,並宣告『我與父原為一。』(參:約10:30)『我與父原為”一”』的『一』,就是申命記6:4的獨一真神,希伯來原文是 “echad” 的神。至於耶穌為什麼在這時機宣告『祂與父原為一』,從這猶太傳統節期來默想,耶穌為什麼在所羅門廊下宣告這話?為什麼在這日子,祂揭曉”一”,希伯來文是echad 的教導。

1 ...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