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內容
W24 呼喚篇 Vayikra(利1:1-6:7)
利未記摩西五經中的第三卷書。書卷內容主要是記述有關利未支派的祭司所需謹守的一切律例。而該書卷原來的名稱是 Vayikra,它取自本書中的第一個希伯來文單字 Vayikra(וַיִּקְרָ֖א ),意思是**祂呼叫**: > 耶和華從會幕中呼叫摩西,對他說:(利1:1) > וַיִּקְרָ֖א אֶל־מֹשֶׁ֑ה וַיְדַבֵּ֤ר יְהוָה֙ אֵלָ֔יו מֵאֹ֥הֶל מֹועֵ֖ד לֵאמֹֽר׃ 若以希伯來人的結婚證書架構,五主題中的第三部分,是關乎新郎的家族歷史。利未人,正作為代表上帝家人的角色。 在開始進入利未記書卷的妥拉進度前,先對利未記有一個新的視野,對於陌生時代的規條,關乎飲食、生活、節期,祭禮儀式和聖潔的教導等,但是整卷書卻有一個對仗的模式,這書卷的設計將引導我們去理解當中的智慧和對群體生活的更大益處。 妥拉讀經第廿四週開始讀利未記,篇名與書卷名稱相同,都是 Vayikra,介紹五種不同類型的祭禮。
0/3
W25 命令篇 Tzav (利6:8 – 8:36)
命令篇篇名,來自利未記6:8 『耶和華曉諭摩西說:...』延續上一週妥拉關於五祭的禮儀,還有膏立祭司將承接聖職的獻祭。
0/4
W27 懷孕篇 Tazria(利12:1-13:59)
0/1
W29 死後篇 Achrei Mot(利16:1-18:30)
0/1
W30 為聖篇 Kedoshim(利19:1-20:27)
0/2
W32 山上篇 Behar(利25:1-26:2)
"耶和華在西奈山對摩西說:「你曉諭以色列人說:你們到了我所賜你們那地的時候,地就要向耶和華守安息。 (利25:1-2)" 第三十二週妥拉,山上篇,起於耶和華在西奈山上吩咐摩西為篇名,妥拉提到安息年、禧年和救贖相關的律法。特別在進入迦南地時,要先讓土地安息。除了奴婢、動物要享安息,土地和其上的植物也要享安息的原則。 為什麼土地安息如此重要?當我們了解禧年的自由,實際上是土地會召喚承受產業的兒子回歸,而不是地業回歸人的產業,因為全地都是耶和華的。若人不在使土地享安息的律當中,土地不能為人效力,甚至將人吐出去。(「所以,你們要謹守遵行我一切的律例、典章,免得我領你們去住的那地把你們吐出。」利未記20:22)
0/4
利未記 Leviticus / Vayikra
關於單元

數算的是俄梅珥還是磚

  • 第卅一週《訴說篇》妥拉讀經分享(利未記23章)
  • 來源|啟動七年新循環
  • 日期|2025.05.17

閱讀更詳細的內容在關於耶和華的節期《五旬節》 – 數算俄梅珥

關於數算俄梅珥的由來,出現在利未記23章中,這段經文指示以色列人將初熟的大麥禾捆帶給祭司,在節期的安息日次日獻為搖祭。這天是初熟節,也是數算俄梅珥的起點。

逾越節從亞筆月十四日傍晚開始,接續七天的無酵節。其間的安息日次日即為初熟節,從這天起數算七個安息日,在第七個安息日的次日,共五十天,便是五旬節,獻上小麥所作的酵餅——初熟之物(bikkurim)。

這段「數算」的指示,在利未記23:15-16中使用的希伯來字是 saphar(סָפַר),意義遠超過數字1、2、3,它帶有記錄,有記念、命名、述說與寫成書卷的意思,是一種帶著身份與關係的認識與紀錄。

《創世記》15章中神對亞伯拉罕說:「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嗎?」這裡的「數算」是 saphar,不僅是數量,更是辨識與命名,每顆星的獨特與存在都在神眼中被認識與呼喚。

《詩篇》147:4:「他數點星宿的數目,一一稱它的名。」以賽亞書40:26:「按數目領出,他一一稱其名。」這些都說明 saphar 是一種記念與認識的行動。 (補充:「數點」,「按數目領出」,原文 mispar (SH4557),其字根也是 saphar (SH5608))

這個字根也產生「書」sefer(סֵפֶר),妥拉、律法書,就是神記錄祂子民與盟約的方式。

對照之下,出埃及記5:18中法老的話:「磚卻要如數交納」中的「如數」: nathan(交付)和 token 「數量」、「配額」組成,描繪一種績效導向的制度:人在限定時間內交出規定數量的磚,是被制度化的產值奴役。

而 token 在聖經中也可代表公平、公道的度量衡,顯示出神的秩序與公義,這與法老的壓榨形成鮮明對比。

更深的對比在於法老稱以色列人「懶惰」——這個字是 raphah(רָפָה),與神自啟為「醫治者」rapha(רָפָא)的字根相同。

神造人不是為更有效率地為法老造磚,而是醫治人失去與祂關係的軟弱,那是祂彰顯愛的地方,祂的妥拉與道成肉身的彌賽亞同時來恢復人認識自己的價值。保羅說:「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林後12:10)因為神的能力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祂醫治的不單指著身體,更是我們的身份與價值,身、心靈與自己與神都是被造在合而為「一」的裡面,不在隔絕的裡面。

數算俄梅珥,是一段從奴役制度中被救贖出來、重建身份與信靠關係的旅程。獻上的初熟,是感恩與對神話語信心的表達。我們不是為法老做價值交換,而是為愛與真實而活。在埃及,時間與配額是歸給法老的;在神的國度,時間是被分別出來與神相遇、信靠祂的供應。數算磚,是枯竭;數算麥子,是成熟。數算磚,是績效;數算麥子,是恩典!

願我們每天的數算,不是焦慮與不足,而是因信心而感恩,越數越親近祂,越認識祂的屬性與帶領。
我們不能做什麼使我們更有價值和蒙恩,因為我們已經是了,這才是我們生命的根基。

「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sefer)」(詩篇139:16)」

我們在創世以前,就在基督裡被揀選,你真的相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