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內容
安息日
Yom Teruah 吹角節
吹角節,在聖經中的原文 Yom Teruah (Day of Blowing),歡呼大聲的日子, 其根據是利未記 23:24, 民數記29:1-6 等, 是吹角的日子,吹出響亮的聲音,是耶和華親自設立的節期,當有聖會, 什麼勞碌的工都不可以做,是你們當守為吹角的日子。 但是現在多半會聽到看到的吹角節,用的是Rosh Hashanah,字面的意思是一年的開始或視為猶太新年。對我們信徒來說,理解的是出埃及之後,神曉喻摩西改變了曆法,一年之首提前了六個月,落在尼散月(亞筆月)。 因此在提斯利月的吹角節本是一月,但在出埃及後變成了第七個月。 聖經當中,在出埃及以前,如挪亞洪水時代,曾提到布勒月,也就是二月份,指的是從提斯利月為一月的算法。
0/6
聖經中的節期
關於單元

路得記的預表──教會與以色列的關係

路得記第一章,我們看到一個家庭因著饑荒離開了伯利恆(「伯利恆」字義:麵包之家),被迫搬離肥沃的土地到一個拜偶像的異鄉。
主角,以利米勒(字義:我的神是王)是一家之主,他的妻子是拿俄米(字義:喜樂、我的子民),這對夫妻,預表神娶了祂的子民——以色列。
當他們搬遷到四處充滿偶像的摩押地之後,以利米勒去世了,如同神的同在離開了猶太子民。此時,拿俄米唯一的希望寄託在剩下的兩個兒子身上──瑪倫(字義:病痛)和基連(字義:失敗、憔悴)──他們的名字象徵猶太人失去了神同在的光景。他們分別娶了摩押地的女子俄珥巴,和路得為妻。後來,兩個兒子也相繼過逝。

此時,拿俄米聽見耶和華眷顧自己的百姓,使他們有好的收成,於是決定動身回猶大地伯利恆。但在回程途中,拿俄米要兩個媳婦留在家鄉摩押地,不要跟她回去。結果,俄珥巴(字義:調頭)離開了拿俄米,自己留在摩押,路得(字義:朋友)卻堅持不肯離開婆婆,並對拿俄米說出一段感人肺腑的話:

「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你往哪裏去,我也往那裏去;你在哪裏住宿,我也在那裏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裏死,我也在那裏死,也葬在那裏。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不然,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與我。」(路得記1:16-17)

在此,我們看到外邦人和猶太人──預表教會和以色列──之間感情的發展。婆媳倆回到伯利恆,而拿俄米卻將自己的名字改為瑪拉,意即「痛苦」的意思,表達出沒有神和希望後痛苦的命運。
就在這個時候,路得遇見了公公以利米勒的親威,波阿斯。他特別保護、照顧路得,並讓她在自己的麥田拾取麥穗。此處我們看見外邦人來到以色列的麥場,並得到以色列神的保護。波阿斯囑咐路得:「要留在這裡。」當路得問波阿斯為什麼如此幫助她時,波阿斯回答說:「自從你丈夫死後,凡你向婆婆所行的,並你離開父母和本地,到素不認識的民中,這些事人全都告訴我了。願耶和華照你所行的賞賜你。你來投靠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翅膀下,願你滿得祂的賞賜。」(路得記二章11-12)

因著外邦人路得以善行對待拿俄米,故事的演變是她得到了關心並被大大祝福。當路得在以色列的麥田工作時,她帶回打好的麥子報答婆婆拿俄米,後來,拿俄米發現是本族的波阿斯幫助了她的媳婦。

她說:「願那人蒙耶和華賜福,因為他不斷地恩待活人死人。」拿俄米又說:「那是我們本族的人,是一個至近的親屬。」(路得記二章20節)

當拿俄米看到路得蒙受的祝福和對她的感恩,她說:「這人是我們至近的親屬(救贖者)」。同樣地,如果猶太人看到教會蒙受的祝福,並用他們的祝福給予猶太人關懷時,猶太人也會歸向他們的救贖主 —— 彌賽亞耶穌。

接著,拿俄米告訴路得如何「贏得」波阿斯的計劃。這項計畫在波阿斯祝福路得「因為少年人無論貧富,你都沒有跟從」,卻是尋找更美好的而得以順利成功。

波阿斯說:「女兒啊,願你蒙耶和華賜福!你末後的恩比先前更大,因為少年人無論貧富,你都沒有跟從。(路得記3:10)

波阿斯愛上路得,但是依照習俗,他必須先讓另一位近親決定是否要買贖路得,後來這近親拒絕了,波阿斯便娶了路得為妻,同時宣告:

波阿斯對長老和眾民說:「你們今日作見證,凡屬以利米勒和基連、瑪倫的,我都從拿俄米手中置買了。」(路得記四章9節)

至此,所有的失敗、絕望、病痛與折磨都由救贖者承擔!波阿斯接著又說:

「他也娶了瑪倫的妻摩押女子路得為妻,好在死人的產業上存留他的名,免得他的名在本族本鄉滅沒。你們今日可以作見證。」(路得記四章10節)

外邦人與以色列相互祝福

外邦人的加入是為了讓猶太死去者的名得已保存。以色列因沒有救恩而死去,外邦人的得救乃是為了以色列的益處與興盛。外邦人並沒有取代以色列,但外邦人的角色是為保存以色列。
波阿斯和路得結婚並生下一個孩子,取名俄備得,意思是「僕人」。這孩子也成了拿俄米的兒子,被視為『拿俄米的拯救者』。

「他必提起你的精神,奉養你的老,因為是愛慕你的那兒婦所生的。有這兒婦比有七個兒子還好!」(路得記四章15節)

拿俄米的救贖在此時已經完成。

外邦人也因猶太救贖者蒙福,並祝福以色列

我們看到外邦人(路得)因猶太救贖者(波阿斯)得救而為以色列(拿俄米)帶來祝福,即,因著拿俄米的關係,路得來到了應許之地並蒙福,而藉著路得,拿俄米也得到她的救贖。
路得代表了教會,拿俄米象徵猶太人。所有非猶太人都是路得,很可惜的是,仍有許多人還未體會。當這些路得看見猶太人時,應把他們視為自己母親,當教會看到猶太人時也應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般。這段感情必須以愛為基礎,而非猜忌。因為外邦人是藉著猶太人才能分享他們的產業,也因著外邦人的愛與緣故,以色列將回轉歸向自己的神。
當猶太人看見教會流露出路得般的謙卑與愛時,他們就會歸向自已的救贖者,如同保羅在羅馬書十一章15節,說:

「若他們被丟棄,天下就得與神和好;他們被收納,豈不是死而復生嗎?」

所以路得記所傳達的信息,就是因著教會的愛,猶太人將歸向他們的救贖者,引發聖靈大澆灌,使死了的人能重獲生命與希望。
(本文參考:「錫安之光」網站 http://www.lightofzio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