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為在乎而珍貴
- 第二十一週《背負篇》讀經分享
- 來源|啟動七年新循環 授權
- 日期|2025.03.12

《Ki Tisa》妥拉第二十一週篇名,源自《出埃及記》30:12:「以色列子孫『抬起頭』來數點他們的時候。」這裡的『抬起頭』是作人口普查,與之並列的經文提到了「贖罪銀」:
你要按以色列人被數的計算總數,你數的時候,他們各人要為自己的生命把贖價奉給耶和華,免得數的時候在他們中間有災殃。凡過去歸那些被數之人的,每人要按聖所的平,拿銀子半舍客勒,這半舍客勒是奉給耶和華的禮物,一舍客勒是二十季拉。(出30:12-13)
值得注意的是,贖罪銀用於建造會幕:
你要從以色列人收這贖罪銀,作為會幕的使用,可以在耶和華面前為以色列人做紀念,贖生命。(出30:16)
這經文透露出一個深刻的真理:每個人都以相同的價值獻上贖罪銀,象徵人在神面前的平等。更重要的是,這些價值使用於建造會幕,預示著人原本就是在神的裡面受造,而神的聖所也在人的心裡面。
會幕:生命的價值與神的心意
此外,人奉上的贖罪銀與聖物香壇、洗濯盆、聖膏油、製香法則一同出現在經文中,顯得格外獨特!
贖罪銀 kopher,它的字根也是 kaphar,一樣的字根也發展出『內外塗上瀝青』(方舟),內外塗上精金的『施恩座』和贖罪日,在第十九週的妥拉分享,提到 kaphar 結合有『塗抹、遮蓋、贖罪』的意思,贖罪銀不僅代表人被贖回的生命價值,也象徵人獻上的禮物,為了盟約的關係而獻上的,正如妥拉所說:「為自己的生命把贖價奉給耶和華。」(出30:12)
香壇是神與人會面說話的地方,進入聖所獻禮物以先,必須先經過洗濯盆——洗手、潔淨自己,它的水與銅同時反照自己與公義的藍天,提醒著自己的身分;膏油和香皆是按照神的吩咐特別製作的,帶著分別為聖的意義。這場人口普查不只是數算人數,而是在神面前立下記號——每個人都被按名計算,而這半舍客勒,正是進入神同在、踏入永恆的代價!贖罪銀在這個環結並不突兀,反而這成為會幕之中最重要的部分,如同一幅畫面展現了神對人的親密邀請:人不僅被拯救,更是與神面對面進入祂的同在!而這半舍客勒,正預表讓人與天父和好、進入永恆的代價——耶穌的寶血。
生命的主人:從創造的起點看生命的寶貴
約翰福音第一章即帶我們回到創造的根源,提醒我們生命的源頭和真正的主人: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道太初與神同在。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約翰福音1:1-3)
接下來的經文,將創造主與生命,生命和人的光連結在一起:
生命在他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約翰福音1:4)
耶穌在諸多經文進一步宣告祂是光:
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翰福音8:12)
生命不僅是氣息和存活,更是活在與神的關係中,在那裡有真正的光與生命!而這正是贖罪銀所指向的真理:人破壞與神的盟約關係,但神以自己的生命作為代價,贖回人的生命是可以重新回到盟約關係,不再有隔絕的,並且創造的時候就已經預定的救贖,是兒子的名分:
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弗1:4-5)
當人回到的神的裡面(聖所),同時神也將祂自己停留,居住在人的裡面:
豈不知你們是神的殿,神的靈住在你們裡頭嗎?(林前3:16)
生命的價值,由誰來定義?
當今世界充滿戰爭與不公義,許多生命淪為政治、軍事、經濟的犧牲品。但我們是否有機會深思:生命的價值,究竟應該成為神所建造的會幕,還是只是金字塔底層的奴工?妥拉啟示我們:人不是工具,而是神的居所!每一個生命都被神在乎,被神的在乎顯得珍貴,是生命真正的價值。
大衛曾因數點百姓而遭到神的審判(歷代志上21章,撒母耳記下24章),約押清楚妥拉,他提醒大衛這行為是惡的,但大衛執意而行,結果引來的三天瘟疫造成七萬人喪生。為何摩西受命數點百姓,而大衛卻因此犯罪?大衛的「動機」乃出於軍事考量,將數點的『數字』視為軍力和安全感的來源。
我們是否也在數算自己的資源、能力,而忘記對神真正的倚靠?人是否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數字、資產、權勢之上,而非建立在,本來就在神裡面的寶貴身分?
生命在神的裡面,是《一》的關係
回到本週妥拉《KiTisa》,人口普查後結束在會幕設計,並重申守《安息日》。 但是大部分內容牽涉的是金牛犢,破壞盟約關係的事件,以色列對聖約的違背,而摩西致力於恢復這聖盟約關係,為百姓代求。
這樣的信息,提醒我們看見,生命不只被在乎而顯珍貴,既使破壞盟約,摩西仍為百姓的代求致力於與神盟約關係恢復的啟示!今天,我們知道耶穌成了贖罪羔羊,祂為我們上了十字架,並以祂的寶血買贖了我們。祂在乎我們的生命,正因這生命本來就在祂的裡面,我們也必須要回到祂的裡面,連結回生命的源頭、得永活的生命!祂為我們贖罪所流出的寶血,恢復我們與父神的關係,並且到如今在父的右邊,仍然為我們祈求
誰能定他們的罪呢?有基督耶穌已經死了,而且從死裡復活,現今在神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羅8:34)
這一切只有神自己才能作成的救贖,因此,我們這被珍惜的生命到底又能獻上什麼呢?
藉著『信』,將神給我們的生命再獻上給祂!這是否正是『本於信,以至於信』的含義?我們能獻上的,就是這份信心,而神也回應我們,使我們得以稱義,是聖潔無瑕疵的,並預定我們得兒子的名分。
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至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羅1:17)
藉著『望』,”因我們得救是在乎盼望(Mikevah)。”(羅8:24)在聖靈裡得著(生命)重生的盼望,與神共創的無限可能性。
生命本是神所寶貝與珍愛的,既使破碎的生命,祂仍親自醫治修復,而破壞的盟約,祂還以自己的性命來成全,這是祂的愛:
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唯有基督在我們還做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5:7-8)
這就是為什麼耶穌賜下新的命令——愛人如己!因為祂不只是教導愛,而是以生命實踐愛,捨己為我們的罪付上贖價,讓我們可以回到與神合一的關係和生命的源頭!祂也渴望我們如此對他人,在神設計面對面、群體關係的一(echad)裡面,和睦同居。
本週妥拉啟示了會幕中關於《贖罪銀》的篇章,這不僅關乎當時的以色列人,也預表了我們今日的生命。當我們經過洗濯盆,看到水面倒映出的影象和天空的公義藍時,正在提醒我們否活出與神起初造我們的本質一致?祂說:”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弗4:32)”
所以,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太5:23-24)
我們的生命本就在神裡面,但唯有當我們主動對齊神對生命的價值,就能自然而然地活出愛人如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