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老「自以為神」的思維
- 第十六週 放行篇妥拉讀經分享
- 來源|啟動七年新循環 授權
- 日期|2025.02.11
法老是埃及的王,在當時他不只是政治領袖,更被視為神的代表,甚至是神本身。他的思維方式與神對受造與人的意圖完全是相反的,從出埃及記的敘述來看,法老「自以為神」的思維可以歸納以下幾點特徵:
一、掌控一切,不承認更高的權柄
特徵:法老不承認以色列的神是至高者,而是認為自己才是最高的存在。
經文:
出 5:2:「法老說:『耶和華是誰,使我聽祂的話?⋯⋯我不認識耶和華』」
出 9:27:⋯⋯「這一次我犯了罪了。耶和華是公義的,我和我的百姓是邪惡的。」等到災難臨到時,他才短暫承認「這次我是有罪的」,但災一舒緩後他就反悔。
思維模式:法老無法接受有更高的主權者,不願意順服真正的神。他的掌控欲表現在對國家的統治、幕僚、經濟、人的性命。
二、以「力量」為標準,而非「關係」
特徵:埃及的世界觀是建立在「強者統治弱者」的基礎上,而非建立在愛與關係之上。
經文:
出 1:9-10:「看哪,這以色列民比我們還多,又比我們強盛。……我們要用巧計待他們。」
思維模式:衡量價值的標準是「強、弱」而非「神的心意(生養眾多的福)」。法老奴役以色列人,是因為害怕他們的強盛會威脅自己的政權。這與世界上的系統類似,許多政權與組織都是基於「掌控」而非「服事」來運作。
三、拒絕聽進真理,只接受符合自身利益的信息
特徵:法老拒絕聽摩西的話,即使面對災難仍然頑固不化,選擇相信自己的祭司、術士甚至自己的判斷。
經文:
出 7:22:「埃及的術士用邪術照樣而行。」
出 8:15:「法老見災禍止住,就硬著心,不肯聽他們。」
思維模式:只願意聽見自己想聽的話。即使真理擺在眼前,仍然選擇「合理化」自己的立場。我們可以體會時下,即使知道某些選擇會導致毀滅,仍然執意走下去,因為「放棄控制」對他們而言比毀滅還要可怕。
四、寧願國家毀滅,也不願放手
特徵:法老即使面對十災,仍然不願意悔改,直到埃及國家社會結構經歷莫大的震盪和虧損。
經文:
出 10:7:「法老的臣僕對他說:『這人為我們的網羅要到幾時呢?容這些人去侍奉耶和華他們的神吧!埃及已經敗壞了,你還不知道嗎?』」
出 12:30:長子之災後,全埃及「哀號甚大」,但法老仍然短暫悔改,隨後又帶兵追趕以色列人(出 14:5-9)。
思維模式:不計後果地堅持錯誤的決定,只為維護自己的地位,並且在臣僕的提醒下,法老二次召見,卻轉作改變事奉條件的人。就如同巴勒斯坦政權、哈瑪斯,他們寧願犧牲人民的福址,也不願放棄自己的權力。
五、把「奴役」當成正常,把「自由」當成威脅
特徵:法老認為奴役以色列人是正常的,當摩西來說「容我們去祭祀耶和華」時,他論斷百姓是「懶惰的」
經文:
出 5:17:「你們是懶惰的!你們是懶惰的!」
出 14:5:「百姓逃跑,法老和他的臣僕對以色列人改變心意,說:『我們做的這是什麼事呢?竟放以色列人去,不再服事我們!』」
思維模式:奴役與被奴役間的關係是常態,這符合法老、帝國的利益。自由不符合他認定統治的模式,所以他試圖要控制一切。這與現今世界的系統類似,人在經濟、名利、社會期待所掌控,並且認為這是「正常」,對真正的自由反而視之為「不切實際」;對良善道德,視之為理想、且是不可行的理論。
六、最終的結局:自取滅亡
特徵:法老帶兵追趕以色列人,最終死在紅海。
經文:
出 14:27-28:「水就回流,淹沒了車輛和馬兵。那些跟著以色列人下海法老的全軍,連一個也沒有剩下。」
思維模式:法老不僅害了自己,連帶整個埃及的軍兵也都拖下水。錯過神的憐憫,選擇敵擋神的道路,結局是死亡。
結論:法老的思維 vs. 對齊神的思維
法老的思維 | 對齊神的思維 |
---|---|
自以為神 | 承認神是源頭 |
掌控一切 | 信靠神的供應 |
以「力量」衡量一切 | 以「關係」衡量一切 |
只聽自己想聽的話 | 聽進真理並行出來 |
任憑己意的奴役人 | 釋放人進入自由 |
最終導致毀滅 | 最終帶來生命 |
法老的防衛機制,試圖抵抗真理的內在運作,在心理學歸納出這種現象,叫「防衛機轉」,是一種無意識的心理策略,目的是保護自我不受衝突或焦慮的傷害。法老的反應顯示了多種防衛行為,其中最明顯的是:
- 否認(denial) – 法老拒絕承認神的超越性,即使親眼見證了災難和神蹟。他的世界觀無法容納另一位比他更高的神,因此選擇忽視。
-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 每當神蹟臨到,法老一開始可能願意妥協(如短暫允許以色列人離去),但危機解除後,他又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回到原本的掌控模式。
- 控制欲(control mechanism) – 法老的核心問題在於控制,他不願失去對百姓的掌控,也不願承認自己不再是最高權威。這種極端的控制欲,反而導致他最終失去一切。
由於法老的世界觀建立在「他自己就是神」的基礎上,因此承認耶和華的存在,意味著他的神性地位將崩潰。這種世界觀的瓦解會帶來極大的心理痛苦,因此他選擇防衛,而不是轉向真理。這也是為何有些人寧願毀滅,也不願改變思維——因為這樣做等於「殺死舊的自己」。顯然,法老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名聲和權力,但實際上神是能使人的名為大,並且祂與人共享權力,並領人進入真正的治理(創世記 1:26-28),而不是讓人以自我為中心。
法老的掌控和神的意圖,可區別出兩種差異很大的模式:
法老的思維 | 神的意圖 |
---|---|
權力掌控,害怕失去控制 | 權柄分享,邀請人參與治理 |
高舉自己,將自己視為「神」 | 神造人是按祂的形象和樣式 |
抵抗改變,最終走向毀滅 | 更新思維,使人成為祂國度的代表和延申 |
透過壓制奴役他人來維持統治 | 透過愛與真理,使人自由並承擔治理責任 |
神的心意是讓人進入治理者的角色,而不是在奴役與被奴役的循環裡。這就是為何祂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不只是讓他們脫離奴役,而是要恢復在神的裡面受尊榮的身份。然而,以色列人也需要經過思維的更新,因為他們長期活在奴役中,不習慣自由的責任與信靠神的生活。
當我們探索這兩者模式的差異時,其實也反映了我們內心的掙扎:
- 我們是否仍在死守舊的世界觀,拒絕神的更新?
- 我們是否害怕失去控制,而不敢完全交託給神?
我們是否仍然活在「奴役思維」,不相信自己有被耶穌拯救與本質恢復的生命?是否還將自己封鎖在埃及地,還沒有出埃及呢?
【經文默想】
以弗所書第一章
願頌讚歸於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在基督裡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這恩典是他在愛子裡所賜給我們的。(弗1:3-6)
就是照他在基督身上所運行的大能大力,使他從死裡復活,叫他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邊,遠超過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不但是今世的,連來世的也都超過了;又將萬有服在他的腳下,使他為教會做萬有之首。(弗1:20-22)
【補充資料 – 防衛機轉】
防衛機轉(Defense Mechanism),是指人們在應付挫折情境時,為防止或降低焦慮與壓力所採取的一些習慣性的適應行為。因為防衛機轉是在「自我」(ego)中運作,也是為了保護自我而來,所以它又稱為自我防衛機轉(Ego Defense Mechanism)。具體言之,防衛機轉旨在保護及增強自我的功能,俾以平衡各種需求與驅力之間的競爭或衝突。防衛機轉是正常而非病態的行為, 適度的使用將有助於心理健康及人格的健全發展,但如過度的使用或將它當成是逃避現實的手段,則將會造成人格發展的偏差,甚且會產生異常的行為及心理疾病所有防衛機轉的運作都有二種特徵:其一是,它們都否認、曲解、扭曲現實;其二是,它們都是在潛意識下運作,所以人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換言之,防衛機轉的運作是不為人知,也無法加以控制。
應用:阻止潛意識下運作的方式,就是以情緒作為警示的機制,用真理來覺查此時此刻,我們是在謊言裡聽或是找到神話語的真理對齊,塗抹在潛意識中可能行出所信的謊言,而帶出來對自己或人際間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