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許的後裔
- 第卅四週妥拉讀經分享
- 來源 |啟動七年新循環授權
- 日期 |2023年5月18日
本週開始民數記的妥拉讀經 —— 曠野篇(Bamidbar, בְּמִדְבַּ֥ר),一部曠野之書,也是一場身份再確認的旅程。開篇就點出時間:「出埃及後第二年,第二月初一日」(西弗月月朔),耶和華在會幕中曉諭摩西,指示要對以色列百姓進行人口普查。
「你要按以色列全會眾的家室、宗族、人名的數目,計算所有的男丁。」(民1:2)
這個時間點也讓我們回想起《利未記》開篇:第二年的第一個月初一日,會幕立起來的時候,耶和華從會幕中呼叫摩西;而第二個月初一日,西弗月月朔,祂在會幕中曉諭摩西。會幕的希伯來原文是Mishkan Ohel Mo’ed (Mishkan tent of meeting);Mo’ed (מוֹעֵ֑ד)指著與神會面,包括地點和時間。第二個月的工作重點是對以色列民進行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
那麼,為何神要「數點人數」?
一、十二支派:20歲以上能打仗的男丁
摩西與亞倫要照著各支派的家室、宗族、人名,數點那些能出去打仗的男丁。每支派還要設立族長協助完成這個工作(民1:5–15)。這是一個軍隊的組成過程,每位領袖都被神親自點名。
二、利未人:一個月以上頭生的男子
與此同時,利未支派卻被特別提出來「不可數點,不可計算」(民1:49),因為他們不是為打仗設立的,而是為會幕而被揀選。神要他們抬起帳幕、辦理聖所的事務,並在帳幕四圍安營。他們的角色,是敬拜與服事,是支撐整個群體與神之間關係的核心。
實際上,人口普查當中使用了兩個字,數點與計算,代表仰臉抬頭(nasa)、任命與委託(paqad):
- 計算 paqad (פָּקַד) ;6485; to appoint 委託你
- 數點 nasa(נָשָׂא);5375; to lift 仰臉抬頭
「唯獨利未支派你不可「數點(paqad)」,也不可在以色列人中「計算(nasa)」他們的總數。(民1:49)
有趣的希伯來,再下一個經節卻做不同的使用,和任務相關:
- 抬nasa(נָשָׂא);5375; to lift 仰臉抬頭
- 分派 paqad (פָּקַד) ;6485; to appoint 委託你
「只要「派(paqad|SH6485)」利未人管法櫃的帳幕和其中的器具,並屬乎帳幕的。他們要「抬(nasa|SH5375)」帳幕和其中的器具,並要辦理帳幕的事,在帳幕的四圍安營。」(民1:50)
長子的代贖 – 歸屬到使命
神揀選利未人,不只是因著功能上的分工,更是一個群體中神聖的委任:
「因為凡頭生的是我的⋯⋯我在埃及地擊殺一切頭生的那日,就把以色列中一切頭生的,連人帶牲畜都分別為聖歸我。」(民3:13)
頭生的長子本來是屬神的,但現在被利未人取代。當利未人數目略少,就必須每人五舍客勒的贖銀補足,完成這次屬神之人的記錄與歸屬。
這樣的制度在《出埃及記》13章就已說明——每個頭生都是記號,是見證神如何以大能的手領人出埃及的記號,是要教導後代、刻印在心與行為之上的記號:
「這要在你手上做記號,在你額上做經文,因為耶和華用大能的手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出13:16)
當我們說到「數算 saphar」,不只是統計數,更是辨認與呼喚名字。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神對亞伯拉罕的話語裡:
「你向天觀看,數算(saphar)眾星,能數得過來嗎?」(創15:5)
這裡的「數算」saphar(סָפַר),不只是計數而已,也有「述說、認出、命名」的意思。換句話說,神是在問亞伯拉罕:「你能看見我如何認識他們嗎!」這樣的數算,不只是為了統計,更是神對兒女身分的呼喚,進入更深的呼召。
「所應許的原是向亞伯拉罕和他子孫說的⋯⋯指著一個人,就是基督。」(加3:16)
只是有一個特別的指示,是神對亞伯拉罕應許的「那一個後裔」—— 彌賽亞(參:加3:16);祂最終的目的是透過這唯一的後裔,領許多的兒子進入榮耀裡去(參:來2:10)。祂不是獨自進入榮耀,而是作為長子,帶領一個家族、一個國度、一群被認識、被數算的兒女,一同承受產業,回到創造之初的榮耀身分與命定。
這是祂對後裔最深情的認識與應驗,彌賽亞要領許多的兒子進榮耀裡去!他們是屬國度的,有君王位分的,是承受產業的兒子!
「我與你立約:你要做多國的父。從此以後,你的名不再叫亞伯蘭,要叫亞伯拉罕,因為我已立你做多國的父。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國度從你而立,君王從你而出。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做永遠的約,是要做你和你後裔的神。(創17:4-7)
保羅在加拉太書也指明,這應許乃是照著應許而承受產業的了:
「你們既屬乎基督,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照著應許承受產業的了。」
比個人生命更高的呼召
人口的普查不單在數字上的計算,更蘊含異象、委託與目標,似乎更加說明:成全一個群體,需要各司其職,卻又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必須有著比個人的生命中更高的呼召,使他連結於群體生命的意義。藉著應許的後裔,同時神也把「我」算(nasa)進來,成為一份子。
踏上曠野旅程,以色列百姓與神之間在各樣的試煉發展出的各樣張力,形成了曠世的愛情巨作,期待更深刻智慧與啟示的靈讓我們更多明白,神如何按著名字認識每一位,並藉著救贖主耶穌將整全的旨意—大使命,再次託付(paqad )給人,並且以色列和外邦人,終在耶穌基督裡合而為一,都被計算(nasa)在同一個國度裏。
因此,因著耶穌基督,我們也像利未人一樣,已名符其實的也成了被數點在亞伯拉罕的後裔、進入大衛子孫的王室血脈行列裡了。